媒体报道

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媒体报道

【印象·姑苏】Monsieur Feng和他的法语人生

时间:2014-06-11       作者:章馨文 陈阳      来源:《人大江南报》      点击率:


撑着油纸伞,听婉转深巷传来评弹,踮脚走在雨中的女子,咿咿呀呀的哼唱……
手捧书卷,读书湖畔那抹人大红中,略带青涩的少年们,天高海阔的畅谈理想……

我们在这里相遇,相遇在这个浸润着温婉与灵秀的水城,带着人大人独特的锐意与豪迈;
我们在这里相遇,相遇在这座浸透着古韵与积淀的校园,携着人大人展望世界的无畏与开阔;
我们在这里相遇,在这方融合了姑苏底蕴与人大厚重的土地上演绎着属于我们的故事,喜悦、忧伤、欢笑、泪水……点点滴滴镌刻成我们永恒的姑苏印象。

《印象•姑苏》,讲述人大苏州校区的故事,与你一起留下关于这座校园、这方水土、这段光阴永不磨灭的记忆。

《印象•姑苏》第4期,走进Monsieur Feng和他的法语人生。

冯寿农老师,法国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更是学生们眼中治学严谨的“Monsieur Feng(冯先生)”。

放眼全国,如冯老师这样的法语二级教授,大多早已不再站上三尺讲台,而年逾花甲之龄的他却一直奋战在中法学院本科教学的第一线,孜孜不倦地为本科生授课。是什么力量让他不辞辛劳?他又有什么话想与同学们分享?现在就让我们走进Monsieur Feng和他的法语人生。


身在异国 怀揣赤子之心

1973年秋天,冯老师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德法系学习法语。“上外是我外语人生的起点,之后我在南大又研习了两年,后来教育部在北外举办法语系的语言学高级研修班,我那时候也是其中一员。”冯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眼神仿佛穿梭回那个火红的年代。
1986年,凭借出色的成绩,当时已分配至厦门大学工作的冯老师获得了公费赴法资格,远赴巴黎第八大学攻读DEA硕士文凭。
“我是1950年出生的。我们这代知识分子,年轻的时候,内心的矛盾是不断的。法语是门越钻研越叫人沉醉的语言,学得久了,不自觉地就会被语言背后自由、民主、博爱的文化气息所浸染。”冯老师说,留法期间,法兰西的浪漫与理性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世界观。然而,传统爱国文化的烙印也已深深刻在了冯老师的骨子里,“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学知识将来是要为国家作贡献的。”
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经济仍较为困难。
“我们当时的工资是50多元一个月,而国家每送一个留学生出国的成本大约在5万元上下。那是一笔多么巨额的花费啊,可即使是如此高昂的成本,为了发展,国家仍然送出了大批的留学生前往各个国家学习。”而令冯老师痛心的是,在法国,他目睹了很多中国的精英学生,即便在刷盘子开饭馆,也不愿归国报效祖国。
命运带给冯老师“留下来”的机会也不少,然而即便是几十年后的此刻,他的声音依然充满着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不管学什么,首要的还是学做人。人要有心,做什么都不能负了自己的心。”
冯老师饱含深情地说:“在外面,我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人。现在我看到一些学生学成之后不愿意回来,我为他们感到十分惋惜。没有国家荣誉感,不敢承担自己对于祖国、对于社会的责任,谈何人才,谈何精英。”
1987年,冯老师毅然回国。

孜孜不倦 精研法国文化

90年代的厦门大学外语系,归国之后的冯老师逐渐开始抒写自己在法语教学研究界的闪亮传奇。
从讲师到二级教授,从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晋升到国内为数不多的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几十年学海浮沉,法国文化既带给了冯老师勤恳严谨的钻研态度,也增添了他心中那份法兰西式的浪漫情怀。

冯老师介绍到,这些年,他主要投身于法语语言学的研究和法国文学舆论与文学批评领域,相关学术论文发表了60多篇,出版译著、编著作品高达20多本。当然,在冯老师看来,法国文化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便是文学和艺术。
提到法国文艺,冯老师的笑容里有藏不住的甜蜜,“法国民族是个即崇尚自由浪漫又追求严谨与理性的矛盾体,这种矛盾表现在文学艺术上,就形成了法国文化独特的魅力。”
多年来与法国人接触的丰富经验使冯老师明白,摆脱文化谈语言是不可取的,就像了解美国社会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一样,引导学生对法国文学艺术有所涉猎也能为他们今后融入法语世界产生推动力。
冯老师说:“大多数法国人都是非常注重艺术修养的,加上他们性格里一些傲慢、挑剔的成分在,叫人不太容易接近。但是如果谈话以文学艺术开头的话,情况便大不相同的了。文艺情怀的相通会为接下来一系列其他方面的交流带来诸多便利。”
1992年,冯老师重译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名作《包法利夫人》。在冯老师看来。《包法利夫人》在法国文学史上是很重要的作品,“我觉得尤其是法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找来好好研读。福楼拜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铸成这部大作,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完全地感受到他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法国社会。”
到过冯老师办公室的同学往往都会注意到,冯老师那张不大的方桌旁堆着不少法语文艺作品。同学们之间常常戏称,对于学识渊博的Monsieur Feng来说,法语就像他的孩子。

“二度创业” 续写教学辉煌

2012年,曾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的冯老师正式退休,告别了他奋斗几十载的厦大,受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之邀,来到苏州独墅湖畔“二度创业”。

中法学院最初组建的那段时光无疑是困难重重的。临近开学,冯老师邀请了曾任浙江大学法语副教授的张淑宁老师,与其他两名同事一起,共同开启了中法学院正式招生后第一届学生的法语教学。
冯老师坦言,中法的道路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两年来,中法学院学生在法语TCF/TEF考试中屡屡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出色成绩的背后,是中法学生和中法教学团队点点滴滴的辛勤付出。如今,他和张老师分管“师资建设”和“教学”两个领域的工作,领导着包括16名法籍教师在内的30名法语教师,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法语教学。
更多的时候,冯老师更像是一名舵手。对于中外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差异,冯老师则更希望这两种教育文化能在法语的教学中相互补充、扬长避短。
在协调好进度的前提下,中方教师使用中文教材为学生们夯实基础,法方教师使用法语教材使学生们置身最原汁原味的法语环境。在冯老师看来,双管齐下,才有奇效。
冯老师在法语教学中最看重的是学生的交流能力。冯老师说,语言的学习免不了听说两个环节,交流才是应用的本质。在他的引导下,法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法语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同时,摒弃传统的翻译法,鼓励学生多说多练,争取在课堂上便将知识内化。“我们希望学生要肯花时间去接触法语,主动地融入语言环境。”冯老师告诫道。
在讲课之余,法语课教室里也总少不了冯老师的身影。通过旁听课程,他精准地帮助年轻教师改进教学,于细微指点中传递下自己的教学经验。作为长者的冯老师是极具权威并且十分耐心的,他常提点年轻教师,偶尔犯点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去追求不断的提升。
“选择人大中法学院,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前景。”蓬勃发展中的中法学院给了冯老师再铸辉煌的信心,他笑言,“人大的生源质量高,学生们接受能力很强,对老师也是尊敬有加,在这里工作很舒心。”走在改革前沿的培养模式,安谧宜人的环境,在冯老师眼中,中法学院的确是个值得学生静下心来学习积累的好地方。

(编辑:伟明)



上一篇:《人大江南报》2014年5月刊
下一篇:【印象·姑苏】时间都去哪儿了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