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院时讯 教育教学

人文社科前沿系列讲座第二讲 杨慧林教授谈“全球化”与中国式的“形而上学语法”

时间:2018-03-12       作者:文/菅雨蒙 图/党群工作部       来源:教务部      点击率:


3月8日下午,苏州校区人文社科前沿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慧林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全球化”与中国式的“形而上学语法”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国际学院副院长石佳友主持。

讲座伊始,杨慧林教授向同学们指出“全球化”的命题本是来自西方,而当人们纷纷评说“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时候,中国似乎愈发投入全球化的进程。这绝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受益于全球化”,更需要重新梳理的,可能是中国式的“形而上学语法”。由此,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思想中的“形而上学语法”则可能要在中西之间的思想对话中得以理解。

讲座第二部分杨慧林教授围绕语言留给我们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指出,对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圣经•出埃及记》3:14堪称经典的表述:“我是自有永有的”;海德格尔的解说则更为清晰:“当我们问‘什么是存在’的时候,我们已经处在对于‘是’的某种领悟之中”。中国的“形而上学语法”则可以追溯到“太极”的原型。而《周易》与《老子》之“道”与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并行不悖。《周易》的“易有太极”并非“宇宙产生于一”,却是“无极而太极”,其中任何一极都只能“被建构”。“一”被设定为“至善”,然而没有任何“单向”的“一”可以成为“至善”。杨教授指出上述“语法”亦即中国文化的意义结构,由此可使全球化与中国的关联得到一种解说。从根本上说,没有“建设性的全球共存”就没有任何独个群体的发展和生存,而如果不改变以“一”为“中心”或“优先”的思维,也就不会有全球的共存。

最后,杨慧林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了亲切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了答疑,并寄予同学们真挚的鼓励和殷切的期望。讲座最后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编辑:田丽梅)



上一篇:人文社科前沿系列讲座第一讲 听黄朴民从春秋历史解读当代国际格局
下一篇:人文社科前沿系列讲座第三讲 袁先智教授诠释“金融大数据”方法在“信用评估”的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