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院时讯 团学活动

江南学子的北京日子——中法学子国际小学期的学习生活

时间:2016-07-26       作者:文/张文博 图/张泽昊 张文博 陈予       来源:教务部      点击率:


我作为人大江南学子的一员,一直在苏州潜心修学。这个暑假,借着国际小学期的机会,我们回到了本部感受在北京的学习生活。

作为一个国际交流的高水平合作发展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汇集了来自海内外各地的老师和学生,通过一系列知识分享、思维碰撞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学生跨文化的沟通和理解。2016年暑期,中法学院共有170名同学选课成功,得到机会体验在本部近一个月的学习生活。

7月2日,我和其他三位学生助理一同,乘车北上、进京“回家”。自苏州北站上动车、到苏州街站下地铁,一千两百公里,跨越了中法与本部的距离;为期一个月的国际小学期,也就此开始。

依稀记得第一天到校时,已近傍晚。一行四人拖着行李箱,在校园里兜兜转转。寻找着主管小学期的老师、讨论着第二天办理入住的流程、分享着各自的小学期计划、一起期待着新的老师与同学。轮子在水泥路上碾过,发出“咕隆咕隆”的响声,伴着欢声笑语,只觉得自在安然。

办理入住的时候,真的就好像回到了大一入学。拿着报到单,领到了宿舍钥匙。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推开宿舍门,所见竟是出乎意料的清爽与整洁——早已铺得整整齐齐的床褥、空间超大的桌柜、可以看得见校园里来去行人的窗户、炎炎夏日带来舒适的空调。购置了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后,又办理了本部的校园卡,一种切实的归属感油然而生。

小学期的课程有趣又不紧张。我每周只有四节课,10点开始,11点半结束。早上起来洗漱、吃早饭、整理内务,而后便迎着朝阳,穿过人群,来到明国楼的教室。这时候,外教老师往往已坐在讲桌前等待多时。“早上好啊”,幽默的老师总是用中文回应我们的问候。在全英的课堂里,老师与我们一同探讨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分享戏剧艺术的古今变化,教会我们如何具体活用肢体语言表达观点。我们在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养分,老师也没闲着。从我们口中,他学会了更多有趣的汉语表达。在他的教参上,随处可见一些汉语拼音,正是他新掌握的汉语字词。有趣的课堂上,时间总是悄悄溜走。恼人的下课铃声响起时,我们都还沉浸在没有隔阂、没有距离的交流之中。小学期足足30课时左右的课堂交流,使得同学们可以充分参与其中。丰富的小组讨论与分组pre让彼此更加了解、课后的quiz与考试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巩固所学。从生疏到从容,从一知半解到融会贯通。每一个人都在这里有所付出,有所收获。师生之间的感情亦是弥足珍贵。保加利亚的外教老师还教会了我Здравейте(你好)、сбогом(再见);听韩国留学生Bom和Angie热情的讲他们的家乡、讲难忘的旅行、讲美好的春天、讲攒钱来中国留学……这样的经历注定难以忘怀。

正因为没有太多课程的压力,我便有了充足的时间到处走走看看。

走在人大里——听百家长廊书声琅琅、看一勺池中倒影婆娑、如论讲堂里笑一整场话剧,图书馆里神游中外古今……一个个以往只能在耳边听着、嘴上说着、网上见着的地方,不再只是记忆里简简单单的名字。他们真的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了面前。更有趣的是,茶余饭后在校园里散步,总能遇上教过我们的老师。朱来义、黄志勇、薛涧坡……不一样的地方遇上熟悉的面孔,走上前去问一声“老师好”,心中竟是满满的窃喜,难以言表的激动。

浪在北京城——从未想过竟有机会在北京小住。没有课的下午与周末,总是抑制不住出去转转的心思。与三五友人同行,或是独自一人漫步。走过故宫、国博,到过天安门、王府井,还有三里屯、798……不必走马观花,不是景点打卡。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可以静静地看着车水马龙,我可以慢慢地钻进胡同小巷,我可以触摸上了年纪绿瓦红墙,我可以在心里画一整幅北京的肖像。

国际小学期不长,我此刻就将离京继续北上;国际小学期不短,北京向我开了一扇窗,我见到的就是梦里她的模样。明年再见!

(编辑:郑真)



上一篇:中法学院第二届法语听写大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特稿|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2015级中法学子军训纪实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