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院新闻 团学活动

“与法同行”——民法典的制订与公民权利保护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时间:2018-04-02       作者:文/图 学生事务部       来源:学生事务部      点击率:


3月30日,由校区研究生会主办的学生学术沙龙 “与法同行”知识讲座在开太楼第一会议室举办。国际学院副院长石佳友应邀为师生带来题为“民法典的制订与公民权利保护”的主题报告,报告从民法典的编纂入手,结合生活常见案例为学生介绍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进行个人权益保护。本次讲座系研究生学术沙龙第四讲,同学们参与积极,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讲座过程中,石佳友首先从民法与民法典的起源进行阐述,以孟德斯鸠和拿破仑为案例,深入浅出为学生们普及基础法理知识。随后,石佳友讲述了我国民法典制定发展的相关内容,介绍了从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到开始编纂民法典,以及我国在2016年采取的“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变化。其中,着重讲解了我国《民法总则》的通过以及分则各编的过程,脉络清晰,内容详实,使现场师生深刻认识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和进程,对于我国法制进程有了更好的理解。

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民法典:社会真正的宪法”章节中,石佳友分别从三个角度谈了编纂民法典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用简单幽默的语言,把深奥的法律术语和民法典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作用解释的尤为通透,见解独到,令同学们受益良多。

在“人格权保护”、“死者的人格利益与**”和“个人信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主题中,石佳友多次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具体案例,引用公众熟悉的白静案、王宝强案以及欧洲的人权法院汉诺威公主案来谈公众人物的人格权,激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在探讨公众人物有无隐私权的过程中使同学们对于人格权、名誉权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互动交流环节,石佳友与在座的师生们就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人工智能有无法律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社工专业侯陈君表示,今天的沙龙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学术问题,形式受同学们欢迎,就人工智能问题还需谨慎对待,科技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类为代价。

石佳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语国家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曾兼任法国巴黎第二大学、奥弗涅大学、图卢兹大学、佩皮尼昂大学等客座教授及博士生合作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商法、比较法、欧洲法,曾出版《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国际合作法律问题研究》、《民法法典化方法论问题研究》等专著和教材。

(编辑:田丽梅)



上一篇:苏州校区师生代表观看苏剧《国鼎魂》演出
下一篇:中法学院学生代表会议成功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