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姑苏】王欣颜:“世事布置好前,且做浮尘野马”
时间:2014-04-04 作者:文/图 刘坤 杨伊璐 来源:《人大江南报》 点击率:
撑着油纸伞,听婉转深巷传来评弹,踮脚走在雨中的女子,咿咿呀呀的哼唱……
手捧书卷,读书湖畔那抹人大红中,略带青涩的少年们,天高海阔的畅谈理想……
我们在这里相遇,相遇在这个浸润着温婉与灵秀的水城,带着人大人独特的锐意与豪迈;
我们在这里相遇,相遇在这座浸透着古韵与积淀的校园,携着人大人展望世界的无畏与开阔;
我们在这里相遇,在这方融合了姑苏底蕴与人大厚重的土地上演绎着属于我们的故事,喜悦、忧伤、欢笑、泪水……点点滴滴镌刻成我们永恒的姑苏印象。
《印象•姑苏》,讲述人大苏州校区的故事,与你一起留下关于这座校园、这方水土、这段光阴永不磨灭的记忆。
首期《印象•姑苏》,为你讲述才女王欣颜的文艺“宿命”。
当看到她的第一眼,也许你会想到一个词“呆萌”。
她的笑容很纯净,只是有时也会假装忧郁,说句“我甘心是我的茧”。
她具有江南女孩儿的典型特征,同时又有着属于自己的小个性。
她是王欣颜,中国人民大学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她是王欣颜,一个爱绘画、文字控、简单随性的文艺小清新。
文艺,“是场宿命”
文艺是一种“病”。尽管王欣颜自高中开始便一直拒绝文艺,但总是“摆脱不了”,仿佛“是场宿命”。
初中时的欣颜喜欢读七堇年的书,喜欢那些清新、干净的文字。后来,从七堇年的书里,她认识了一位台湾作家简媜。在欣颜看来,简媜的个人经历很独特,翻译过很多佛经,她的散文不重文法,遣词造句也非常巧妙、新颖,那时的欣颜便喜欢上了她,只因为她散文的语言形式。
上了高中后,欣颜便更加偏爱简媜,只是不再是因为语言形式,而是因为散文里的思想境界和禅意。大学本科时,王欣颜的毕业论文就与简媜有关,题目为《简媜散文艺术文字的创新》。
除了喜欢读书,欣颜也会随手写下一些文字。
“生活的丰盛,如果我感到喜悦,不过是有个人会跟我说,我所赚的不多,只能是那么多,但你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我也曾想过,长久种种,不可终日……”心情不好时,欣颜会在QQ空间里写下这样的句子。
只是,很多时候,她写下的文字仿佛都与“无爱纪”这个关键词有关。“我所能有的,只有那么多,我连你一张照片都没有,我不是你的情人,虽然我给你写着,极为缠绵的信……”
其实,在王欣颜眼里,音乐与文字有着类似的色调。她喜欢听陈奕迅的歌,喜欢他唱歌时的那种感觉和氛围,安静,悲伤,低缓,忧郁。最爱听《浮夸》的欣颜说,“喜欢听陈奕迅的歌,是因为他渲染的那种气氛与自己当时的心境很像”。
读研之后,欣颜整个人,无论生活上还是心态上,仍会时不时沾上文艺气息。欣颜不是总在图书馆呆着,而是会经常出去走走。她会在阳光明媚的上午去香雪海,会专程跑到上海去看一场莫奈的画展,会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发呆完后在精致的笔记本上写下“今朝风日好”,会在放假时背着画笔、画板外出写生。
绘画,17年的陪伴
苏州校区2014年新年晚会上,《礼仪之邦》这个具有浓厚中国风的节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个身着华美汉服、现场挥毫作画的女孩儿,她就是王欣颜。
其实,现场作画对于欣颜来说并不陌生,“大学的时候,我也有过这种形式的演出,绘画、书法、古筝相结合,这次又加上了汉服舞蹈,整个节目的元素还是比较一致的”。
欣颜与绘画的情结始于小学一年级,至今已有17年。说起绘画,就不得不提起欣颜的父亲。工作之余,父亲会在家铺好宣纸,尽兴挥笔作画,幼小的欣颜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对绘画产生了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王欣颜师从她父亲的一位朋友,开始正式学习绘画。那位启蒙老师,整整教了她9年时间。“他带我入门,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包括各种类型的绘画,比如国画、油画、素描、水粉、铅笔单彩等”,欣颜说。
与一些专门学艺术特长的小孩儿不同,欣颜学习绘画并没有过多的压力。“当初学绘画的时候年龄太小了,也不用考级,一般都是和其他几个小孩子一起边玩边学,”欣颜说,“有时候老师还会带我们出去写生,会有很多人围着看,夸我们画得好,那时心里会很高兴。”
从小到大,绘画对于欣颜来说不仅是一种爱好、特长,也影响着她的生活。“放空自己是绘画带给我的最好礼物。小时候我经常吵闹,但画画时就会安静下来;长大后,进行实物写生,常会让自己发现路上易被忽略的风景。画着画着,心境就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了,于是生活便不再那么纠结。”
上大学后,欣颜会为一些校园活动画海报,因此也接触了很多人。“以前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而画画让我变得更加活泼,认识了很多朋友。”有时朋友过生日,欣颜会亲自画幅画送给他们,“因为不是买的普通礼物,所以朋友们也都很高兴”。
绘画的同时,欣颜也会练习书法和古筝。在她看来,写一个字与画一幅画是一样的,都讲究构图,“我喜欢画画,所以写字时不自觉地就想把字的构图写得好看一些”。至于古筝,欣颜从小学毕业时便开始时断时续地学习。来苏州读研究生后,她加入了雅和乐社,并在学校附近租了一架古筝,有空便会练一练。
生活,简单的幸福
大一那年,王欣颜心中总有一种排斥情绪,因为所读大学并非自己梦想中的那所。于是,她很少参加校园活动,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泡在图书馆。
大二时,欣颜“想通了”,走出了那个自己制造的阴影,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当时,班里有一位女生得了白血病,欣颜便与几位同学一起为她组织募捐,做演讲、发海报、联系媒体,还联络到了艺人许嵩的经纪人和粉丝会。后来,有不少电台对此作了报道,她们募集到30多万元的善款,帮助那位患病女生做了6次化疗。
临近本科毕业,家人建议她考公务员,但她坚定地选择了考研,报考了人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我喜欢英语和汉语,刚好都融合在这个专业里了”。除此之外,欣颜还打算出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
在顺利考上研究生之后,欣颜认识了一群专业背景各异的同学。其中,让她感触最深的便是她的室友。她的室友是理科生,属于“慢热型”,但在欣颜看来,室友能理解她的心情,彼此可以相互宣泄情绪,可以相处得很好。“她很独立,思考问题很理性、很全面,我能跟她学到很多东西”,欣颜说。
今年元月的一天晚上,王欣颜和几个同学出去玩,回到宿舍里室友已经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欣颜起床的时候,室友已经出门了。欣颜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马上要去火车站,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室友留的纸条,突然想起来,她昨晚上给我打电话说,不要疯到太晚回啊,不然‘最后一面’都见不着的。总有等你回家的人,爱你,明年见!”
王欣颜,这个简单的女孩单纯地喜欢着现在的生活,喜欢着苏州,喜欢着身边的伙伴,一如她所最爱的简媜提到的那种生活状态:“在大雨还没有将人情世事布置好之前,且做浮尘野马”。
(编辑:刘琪瑶 张世华)
上一篇: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人大江南报》2014年3月刊 下一篇:【印象·姑苏】Jamie:“在中国,延续我的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