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院时讯 团学活动

打造新时代青年朋友圈 携手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远见书院组织中外学子参访首都北京

时间:2023-11-22       作者:文/季豫婷 吴迪雯 孔令方琪 图/学生事务部      来源:学生事务部      点击率:


编者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高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书院既是发轫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时代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远见书院成立后,依托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立足做好 “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十余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的经验,积极探索“横向跨学科、跨学院、跨国籍,纵向跨学段、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打造向中外学生一体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全新工作品牌。


“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11月,远见书院组织中外学生三十余人赴北京研学,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引导中外青年了解校史校情,触摸中华文明,培养全球视野,读懂人民大学怎样从历史中走来,读懂传统文化何以历久弥新,读懂世界青年如何携手共进,引导远见书院学子为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在读懂校史中凝聚人大青年成长成才动能

之所从来,方明所去。86载峥嵘岁月中蕴含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先锋力量。研学团走进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感受创校之筚路蓝缕,体悟校史之波澜壮阔,在重走光辉校史路中探寻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信仰支点。

槐荫夹道,红霞映墙。从延河之畔走来,老校区历久弥新,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史校情的重要载体。中外青年缓缓而行,在庄严的老校区中感受流淌在一砖一瓦中的红色血脉,体悟人大人一脉相承的崇高品质与奉献情怀。




研学团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深入了解人民大学的历史沿革、建设发展。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实物真实再现了从抗战烽火中的陕北公学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大学“独树一帜走新路、锚定一流建新功”的使命担当。


3.jpg





来自中法学院的RAFFIN DIANE说道:“我很荣幸能够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历史,理解中国人民大学背后承载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国际生,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在中国所学到的知识和文化传播出去,打破中西方文化壁垒,成为中外文明友好桥梁的搭建者。”


7.jpg


在读懂文化中引导时代青年讲好中国故事

传千年经义,燃万古明灯。在浩瀚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和资源。研学团前往天安门、慕田峪长城、南锣鼓巷等重要历史文化区,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增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担当。

研学团在天安门的红墙黄瓦中触摸历史脉搏、感受文化深度。天安门城楼前开阔美丽的广场和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阐释着巍巍华夏、泱泱大国的厚重底蕴和勃勃生机。


8.jpg


纵横四万里,跨越两千年的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远见书院中外学子们登上长城,共同倾听悠久文明的心跳。留学生们纷纷感叹“百闻不如一见”,当置身山脊高处,游走山峦之间,方能真正体悟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




中法学院的MUTILLOD ALEXIS说到:“站在长城上,我体会到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勤劳智慧、坚忍不拔的品质。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历史,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尊重不同的文明,并在互相交流和借鉴中走向繁荣昌盛。”


11.jpg


研学团来到南锣鼓巷,作为与元大都同期建成的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在历史文脉的延续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每一条胡同都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每一个院落都诉说着一段久远的岁月。

来自丝路学院的ESCLARMONDE JULIE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的首都北京,我感觉这里与长三角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我以前就听说过胡同文化,今天我能有幸亲眼目睹并且穿梭于胡同之中,这实在是太有趣了!胡同的名称也都很有意思,有福祥胡同、炒豆胡同、黑芝麻胡同等。还有石文化展示区,我看到了中国古代的上马石下马石,这些历史文化都是我不曾知道的!”


12.jpg


在读懂世界中推动世界青年培养全球视野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远见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性人才,组织研学团前往中法大学旧址,推动时代青年在培养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中负起青春责任,携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历经百年沧桑仍风貌依旧的中法大学旧址书写着中法大学的传奇历史,也见证着中法两国友好合作的情谊。旧址礼堂和教学楼分别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览。展览通过大量文献文物、图片资料与沉浸式的展陈形式,推动中外青年培养“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全球视野。




来自中法学院的交换生CUCHEVAL-LIENARD ANAELLE说到:“身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的学生,在北京看到了中法大学旧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很庆幸能够看到它的风貌,看到中法大学传奇的历史以及中法两国民间友好合作的情谊。我听老师说,这里的‘中法教育交流百年纪念铜牌’是法国驻华大使馆赠予的。我希望我未来也能成为中法两国友好文明交流的推进者之一,为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5.jpg


倾听中外声音,礼赞青年力量。本次研学活动紧扣中外学生一体化建设和京苏一体化两大书院“一体化”建设布局,让中外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在研学实践中厚植人大青年的红色基因、锻造时代青年的文化品格、培养世界青年的全球视野,在友好交流中引导远见书院学子切实做增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凝聚起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青春动能,携手世界青年为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周楚妍)




上一篇:产教融合推动绿色金融,实践研学培育时代新人——江风一行赴协鑫集团调研
下一篇:打造新时代青年朋友圈 携手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远见书院组织中外学子参访首都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版权所有